说起晚清那些名臣,大家脑海里一般先蹦出来的是曾国藩、李鸿章对吧?但你要问我最硬核的,绝对得是左宗棠。哎,这位湖南的大叔一生堪比职场逆袭剧,完全不是啥安稳路线。你想啊,他从一个屡试不中的落榜书生,到后来成了封疆大吏;从被笑话是“赘婿”,一路打拼到带着棺材收复新疆,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。这波人生翻转厉害不?
刚开始,他年轻的时候完全不是别人眼里的“天之骄子”。15岁那年,长沙府试他拿了个第二,本来看着前路无限光明。结果呢?连续三年会试都挂了。换成现在说,就是高考考了三年都上不了大学那样的体验,但人家左宗棠没死钻科举这条死胡同,而是转头去当了湖南巡抚手下的幕僚。要知道,他在那儿可不是一般的幕僚,整顿官府、改革税制、兴办团练,一招招干实事。这种摸爬滚打的经验,比单靠读书强多了。到了48岁,凭借曾国藩的举荐,他组建了“楚军”,真正开启了他的战场生涯。
说到左宗棠最硬核的时刻,那肯定得提1876年他抬棺材出征新疆的故事。那时候新疆被叛将阿古柏占了,另一方面沙俄也霸占了伊犁。朝廷里边,以李鸿章为代表的“海防派”们都说了:“算了,把新疆放弃吧,那里又远又难守,得不偿失。”可左宗棠64岁高龄直接拍桌子说:“新疆要是丢了,蒙古都保不住,京师咱们都得让!”更牛的是,他出征时真的带着棺材,让人抬着走——公开宣布:“不把阿古柏打下,不回家!”你想象一下,现在一个快退休的CEO,带着辞职信去打新市场,不成就挂蛋,这决心和气魄能不牛吗?
展开剩余52%不过,左宗棠可不光光嘴上厉害,他打仗的招数非常实在——叫“缓进急战”。什么意思呢?他先不是一上来就冲锋陷阵,而是利用时间屯田种粮、修路改善补给,避免历史上那种西征粮草断了得死的老毛病。用不到两年时间,乌鲁木齐、吐鲁番一块儿就拿回来了。最终1881年,他跟沙俄谈成了《伊犁条约》,新疆的大半个地盘都拿回来了。这仗不仅硬挺住了166万平方公里的江山,更厉害的是,他还沿路种了数百万株“左公柳”,为西北干旱的生态“补水”,这既能打仗又懂环保的复合型人才,可不是谁都能有。
左宗棠的经历,对咱们现代人真有特别多启示。先说他的思维,敢不走寻常路。科举考试丢了三次大考,他没有盯着那个老路死磕,而是转身走了一条实战路径。最后,作为举人身份登上封疆大吏的位置,打破了“没进士不可成相”的旧规矩。咱们现在面对不能通关的高门槛,难道不也该想想,不能总跟风“内卷”,干脆开辟自己的新路径?
再说他的决断力,简直逆天。他出征新疆那会,朝廷只给了200万两银子,但要打赢起码得三千万。他不靠朝廷,他自己硬是找胡雪岩这些商界大佬去借钱,还改税制自筹资金。你说他敢不敢担当?这就是职场上敢下军令状,敢扛责任的真英雄。
最精彩的是他的务实风格。收复新疆后,他不是光去了军事管控,还开始推屯田垦荒、修水利、减免赋税,甚至办学校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。这种能“破”还能“立”的能力,比单纯会打仗或者只会做官都牛。
他有句特别有分量的话:“身无半亩,心忧天下;读破万卷,神交古人。”放在他身上简直贴切到爆。一个没能考中进士的草根,能成民族大英雄,这背后的故事告诉我们:硬核,不是看你起点多高,而是看你在逆境中有没有清醒的理想,有没有敢担当的勇气,有没有成功后继续建设的胸怀。而这套“左公式”式的破局思维,或许就是咱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历史智慧。说到这里,你觉得他这种硬核劲儿,值得咱们学习吗?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发布于:江苏省冠达配资-炒股票杠杆-高杠杆炒股-股票加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