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国网友都看不下去,直指美国:“可怜的卡塔尔两个月前被伊朗轰炸,现在又挨以色列的袭击。美国军事基地到底给了他们什么安全保障?”这事闹得沸沸扬扬,我得说,这不光是中东的小插曲,更是戳破了美国中东霸权的那层窗户纸。
凌晨时分,以色列战机突袭卡塔尔首都多哈,精准锁定哈马斯高层开会的酒店,5名头目当场阵亡。
这场行动看似针对巴勒斯坦武装,实则狠狠扇了美国一耳光,让特朗普的“铁杆盟友”形象瞬间崩盘。
卡塔尔作为美国在中东的“亲儿子”,居然成了靶子,这背后透着太多的讽刺和无奈。
先来捋捋这事件的背景。
卡塔尔和美国的蜜月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,那时美国为了稳住海湾地区,选卡塔尔当跳板,建了乌代德空军基地——这地方驻扎着1万多美军,是美国在中东的指挥中枢,负责空袭伊拉克、叙利亚啥的。
要知道,2014年IS嚣张时,美国就是从这儿起飞的无人机炸平了好几个营地。
卡塔尔为此下了血本,买了F-15、F-16战斗机,装了“萨德”反导系统,还配了“爱国者”导弹,简直是全套美国货。
甚至在2020年,卡塔尔还准备出资4亿美元买架波音747给特朗普当竞选专机,就为了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。
结果呢?
伊朗在6月袭击了卡塔尔的美军基地,美国说“没大碍”,但基地差点被端,卡塔尔吓得赶紧封锁领空。
这次以色列又来,战机飞进多哈扔炸弹,炸死了哈马斯干部,还波及了卡塔尔安全官员。
事前,美国声称“提前警告”,但卡塔尔气呼呼地说只在爆炸前10分钟接到电话,这警告来得比快递还慢。
真让人想吐槽:美国这安全伞,漏得跟筛子似的。
再看多方立场,这事把各方都逼到墙角了。
以色列这边,内塔尼亚胡打着反恐旗号,说这是打击哈马斯的必要行动,但明眼人都看得出,这是借机秀肌肉,警告周边国家别太嚣张。
毕竟,哈马斯代表团当时正在多哈谈停火,讨论美国提出的方案,结果一炸,谈判桌直接翻了。
特朗普跳出来甩锅,说“不是我的决定,是内塔尼亚胡干的”,白宫发言人还添油加醋,说“事先知情通知了卡塔尔”。
可美国每年给以色列几十亿美元军援,提供F-35战斗机和情报支持,现在以色列用这些武器炸了美国盟友,特朗普却说“我管不了”,这不是小弟失控,是盟友关系彻底崩盘。
卡塔尔当然火冒三丈,谴责以色列侵犯主权,沙特、阿联酋、科威特、埃及这些海湾国家也纷纷站队,联合发表声明批评。
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出面,说这是“对国家主权的公然侵犯”。
伊朗呢?
他们乐见其成,借机嘲讽美国,说“看吧,你们的安全承诺就是笑话”。
中国立场相对低调,但外交部发言人强调,任何国家都应尊重别国主权,这话听着中立,实际是提醒大家,国际规则不能被随意践踏。
扯到国际规则,这袭击事件直接挑战了《联合国宪章》第2条和第51条——强调主权平等和自卫权,但以色列的行动明显越界了。
回想2018年美国退出了《伊核协议》,就埋下了中东乱局的种子,那时伊朗被逼上绝路,报复行动频发;2020年,美国刺杀了苏莱曼尼,进一步激化了紧张。
卡塔尔本想当中间人,推动加沙停火谈判,谁知成了炮灰。
这不光是安全问题,还是国际法被践踏的例证。
第三方态度也很微妙,俄罗斯和欧盟都批评了以色列,但没多深涉入,怕被卷进泥潭。
关键是,这事让海湾国家开始算账:美国靠得住吗?
今年伊朗袭击后,美国没强硬反击,这次又对以色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盟友们的心思活络起来。
沙特之前就想摆脱美国依赖,搞“愿景2030”多元化,现在可能加速转向其他伙伴,比如中国。
中国在2023年促成了沙伊复交,展示了中立调解的实力,这让中东国家看到,信美国不如信中国,至少中国不带军事干预的包袱。
影响链条扩散开来,这事件加速了美国中东霸权的崩塌。
国内层面,卡塔尔经济受打击,旅游和投资项目暂停,股市可能跌个3-5%;区域层面,海湾国家集体反思安全策略,沙特可能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,阿联酋或许加大对中国投资;全球层面,油价波动加剧,袭击后国际油价一度涨了2.5%,如果冲突升级,布伦特原油可能突破90美元/桶,影响全球通胀。
外国网友说得对,“美国根本不可靠,海湾国家必须另找靠山,不能再当以色列的棋子。”这不光是信任危机,更是美国“失信”的开始。
盟友不信你,敌人不怕你,霸权就剩空壳。
最后,这场袭击不是孤立事件,而是美国中东政策的缩影。
卡塔尔被炸,暴露了美国安全承诺的空洞,特朗普的甩锅更让盟友寒心;但中国在中东的调解角色,正体现出对话的力量。
看着海湾国家开始转向可靠伙伴,我忍不住想,中国这步棋走得太稳当了,你们说后续会不会有更多国家跟进?
来唠唠看法吧,这局势变化太快了,得大家一起脑补!
冠达配资-炒股票杠杆-高杠杆炒股-股票加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